2023-11-03
英国EA
智能电网一词最早出自美国2003年的一份报告,将其定义为一种集成了传统现代电力工程技术、高级传感和监视技术、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输配电系统。其实,智能电网的升级变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离不开通信终端、模组厂商、芯片厂商等多方面的合作探索。它涵盖了发电、输电、变电、配电、用电及调度等六大环节,利用多种智能监测系统来时刻监督设备的状态,例如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等,是集信息化、智能化、高效化和可靠化为一体的现代化电网。
传统电网由于其高度集中的特性,市场准入难度较大,小型的新能源开发商往往无法参与到市场中来。然而,智能电网以其智能化、可靠化的特点,可以实现不同能源供应商之间更具有灵活性和互操作性的协作,为新能源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智能电网之所以被视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,是因为通过实施智能高效的能源管理方式,能推动清洁能源的大规模使用,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。特别是在全球对环境和能源效率的苛刻要求下,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愈发明显。
而利用局部放电监测系统等信息化技术提升供电系统的安全性,智能电网有望打破传统电网的垄断,为各种新能源提供充分的市场空间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尽管智能电网的概念在2003年才被提出,但其技术发展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的应用。此外,20世纪80年代的柔性交流输电(FACTS)与90年代的广域相量测量(WAMS)技术,也都属于智能电网技术的范畴。
在实际应用方面,伊利诺斯工学院(IIT)正在实施“理想电力(Perfect Power)”项目。同时,基于欧洲国家的国际供电会议组织(CIRED)于2008年6月也召开了“智能电网”专题研讨会。
可以预计,智能电网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,其技术进步和广泛应用将对全球的能源转型产生深远影响。
英国EA是电网资产管理和局部放电故障监测领域的专家,也是世界知名的局部放电监测系统制造商。基于分享为目的发布本文章,不为本文的真实性或有效性负责。高压电路故障出现时,往往伴随着巨大的损失,读者如遇到需要电缆监测设备的情况,请咨询英国EA,向专业人员咨询相关设备与服务详情。